在上海的夜景天際線中,除了地標性建筑和商圈的燈光交相輝映外,不少高層樓宇也陸續被點亮。不過,滬閔路6666弄新梅廣場小區1號樓的居民卻因此犯愁了。
多位居民反映,正在實施的景觀燈改造工程計劃從4樓起的每一層陽臺上安裝燈管。“此前安裝的霓虹燈管就招致飛蛾、白蟻聚集,更換燈管之后亮度加大那該怎么辦?”9米長的燈管吸引昆蟲
7月9日白天,新梅廣場小區居民介紹稱,小區有兩棟高層,其中靠近滬閔高架路的1號樓朝外側的一面正是景觀燈的施工區域。
小區中央公告欄內的公告顯示,施工方上海東泓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滬閔路沿線樓宇樓頂和本小區1號樓陽臺外側的施工。施工時間5月25日至6月30日,燈具裝好且完工后,每天18時30分至21時30分統一開啟、關閉。
△施工告示稱,本小區施工范圍為1號樓陽臺外側。
居民周先生說,6月底,施工隊進場,但因中途停工,7月初才復工。新安裝的LED燈帶目前僅鋪設在頂樓。從頂樓往下看,每個樓層陽臺檐口約20厘米至30厘米寬不等,高層比中低層略窄一些。新的燈具材料已拆除包裝堆疊在一起,安裝燈管的螺絲也悉數散落在地面上。
從包裝上看,燈具正式名稱為“LED洗墻燈”,單根燈管長約1米,總數為452套。除去兩個頂樓160米的范圍,這是否意味著每層還要鋪設約15米的燈帶長度?
周先生指了指陽臺外側還未更換的一條老舊燈管說,如果繼續在原址安裝新的燈帶是“重蹈覆轍”。
現場看到,陽臺上方檐口下有一條陳舊的PC材質管道一直延伸至鄰居陽臺,這是總長約9米的老燈帶。每逢夏季開燈,燈管周邊就會圍繞著密集的飛蟲黑點,有的順勢飛進屋內,白蟻紛飛季節窗沿還會落滿白蟻“尸體”。
去年,26樓的居民家中還飛進半個手掌大的昆蟲,居民調侃“開了燈,各種珍奇異獸都見到了。”當時不少居民就多次投訴,亮燈的頻率有所減少。
晚上8時,在該小區,看到頂樓平面十幾個投光燈打亮了整個屋頂,26號頂樓外一圈的舊燈管發出黃白不均的光亮,即便下著小雨,這些燈光還是吸引了一些飛蟲。
△舊燈管所在位置。
△1號樓亮燈時的效果。
△居民家中因開燈吸引了大只昆蟲。
居民們認為,安裝景觀燈涉及到建筑外墻的改變,又事關居民作息,應當事先征詢意見,將施工方案、設計樣式對小區居民公示,對后期施工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預判和溝通。居民韓女士認為,夏夜就不應該開啟燈光;居民湯女士則干脆希望能取消安裝。
照明公司:景觀燈按規范設計
該小區興盛物業有限公司呂經理稱,舊燈管是為迎接世博會安裝的,已有十多年,燈管老舊笨重,發光效果不佳。在他看來,此次更換新燈管屬于“維修”性質,物業已經張貼告示,不認為需要再征詢意見。
那么,燈光的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是否有考慮到居民的擔憂呢?負責現場施工的韓先生解釋,更換的LED洗墻燈,屬于3000K的中低色溫,側面帶有遮光板,發光點45度均勻散光,按規定朝向屋檐內安裝,能擋住多余發散的亮光,應該比舊燈管的影響小。
“是按照要求和規范執行的”,照明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陳先生則強調,此次燈光改造中使用的燈具在能耗和使用壽命方面比舊燈管有大的提升,也委托了第三方公司設計,“此種燈光類型和效果呈現很普遍。”
△頂樓外圍已安裝好的新燈管。
現場看到,滬閔高架沿線的嘉和花苑、西班牙名園小區均有受景觀燈光影響的投訴。工作人員坦言,景觀燈畢竟是錦上添花的工程,并不能直接帶來利益,所以在居民樓里安裝確實要考慮對業主的影響。“每個人對燈光影響的感受不同,在前期工作時,我們只能做好解釋工作,和居民多交流。”
據稱,目前施工隊還未在居民陽臺外立面開展安裝,下一步將聽取業主的意見調整施工方案,“如果居民實在反對,也會考慮放棄施工。”
景觀燈工程進小區,需因地制宜
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滬閔高架沿線小區反映受景觀燈影響的居民不少。西班牙名園的居民馮女士反映,露臺頂上裝了一圈景觀燈,亮度高,樓間距比較近,因此有泛光照進臥室,像“開派對”一樣。
東苑綠世界靠近高架第一排的居民反映,在6樓安裝的景觀燈有一定的光污染。景觀燈光關系城市夜景,往往是城市夜間經濟發展程度的標志,如何平衡居民生活與城市改造之間的矛盾?
△滬閔高架周邊的不少居民樓“天際線”被點亮。
根據查詢,在2019年發布的《上海市閔行區景觀照明總體規劃》中,梅隴、莘莊地區都是全區亮度分級中的重要區域、節點,上述提及的小區又大多毗鄰滬閔高架沿線至南方商城片區、莘莊立交等夜景規劃的重點區域。
同時,文件中提及了建筑照明控制導則,明確要求住宅建筑類型應嚴格控制照明,可適當采用頂部、樓道等部位點綴照明,將色溫控制在中低(1900K-3300K)程度,且不宜動態、不宜彩光。從施工人員的表述上看,燈光設計上確實符合規范。
面對“達標擾民”的狀況,管理部門應當如何解決?屬地政府在“12345”答復居民的訴求時,往往提及在施工前將公告發布給物業進行張貼,并采用洗墻燈與投光燈相結合的手法控制炫光,減少影響。
對此,嘉和花苑居民于先生認為,管理部門除了要考慮平衡業主的意見之外,更要在日后的運行操作中,精細化地分季節、分節假日、分時間段布局控制,兼顧現代化城區發展和居民宜居。
閔行區區長陳宇劍:杜絕景觀燈工程擾民,要充分征求居民意見
7月13日上午,閔行區區長陳宇劍在閔行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做客2021年“夏令熱線·區長訪談”節目。陳宇劍現場連線了閔行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長林靖和莘莊鎮副鎮長錢彥,并作出了回應。
莘莊鎮副鎮長錢彥表示,2008年時為迎接世博會,該小區曾安裝了景觀燈管。今年根據滬閔高架沿線閔行段各類建筑外立面景觀提升整體規劃方案,對原有老舊景觀燈進行更換,并提升控制系統。由區綠容局重新編制方案,莘莊鎮實施。
7月初接到12345轉來的居民投訴后,鎮相關部門已跟區綠容局到現場與居委進行協商,并為該問題提出兩點解決方案:一是暫時關閉景觀燈帶,二是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部分光源進行拆除。
區綠容局局長林靖表示,居民反映的建筑景觀燈光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建筑外立面輪廓的勾勒,另一部分是每層居民樓陽臺下檐安裝的景觀燈帶。本次工程主要是對景觀燈管進行改造提升,將冷色光調改為暖色光調。
針對居民投訴的問題,目前景觀燈帶已暫時予以關閉,僅留建筑外立面勾勒線正常亮燈。景觀燈光作為城市夜間照明工程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林靖稱,下一步擬對住戶及周邊居民進行走訪,如果擾民情況依然存在,后續可采取節日定期開放的模式。如果居民仍表示難以忍受,建議部分予以拆除。
陳宇劍隨后指出,居民反映的意見為城市建設提供了重要啟示。未來在景觀照明的建設過程中,要做到充分征求居民意見,科學規范建設。要把征詢居民意見、公示施工方案和設計方式公示作為這項工程建設的必要環節。他要求區綠化市容部門牽頭解決該問題,進一步完善規范景觀照明工程建設的程序,做到惠民利民,堅決杜絕擾民情況的出現,“真正把好事辦好。”
版權聲明:「實時資訊」開燈引飛蟲?上海滬閔高架沿線居民樓景觀燈帶引蟲。:http://www.114209.com,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會盡快刪除相關內容。(QQ:1024143814)